一周简讯
日期:2025-10-24 来源: 浏览量:45 打印本文

10月23日,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第一食堂二楼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勇,检测学院院长叶爱英、副院长李运山,后勤服务部部长周晓东、副部长张曦,相关专业和业务骨干,以及各餐饮公司现场负责人共同出席仪式。会上,叶爱英与周晓东作为双方代表共同签署框架协议并为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实践基地的建设正式步入规范化、系统化推进阶段,也开启了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探索。

周勇讲话指出,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后勤服务与专业教育深度协同的重要举措,不仅能进一步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的科学管控能力,为师生饮食安全筑牢防线,更能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提供零距离的实践平台,助力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他对基地未来发展提出期望,希望双方以基地为纽带,持续深化合作,打造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与人才培养的示范样板。

此次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践基地的揭牌,既是学校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提升校园服务质量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以基地为依托,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保障与专业教育双向赋能,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培养更多优秀食品行业人才贡献力量。(后勤服务部 文:张曦 图:潘星 审核:周晓东、周悦、张理)

10月22日,学校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构建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新范式”专题研讨会。党委委员、副校长黄一波,人工智能教学中心副主任蒋小明、赵小芳,人工智能技术授课教师及二级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参会,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政策支持、课程优化、实践难题及平台建设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黄一波表示,学校已设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重点向一线青年教师倾斜,助力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教师培训方面,将建立“轮训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思想,确保教师及时掌握教育教学前沿理念与技术。课程建设上,会议提出需结合工科、文科学生特点优化教案、打磨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并推动二级学院开展“人工智能+专业”试点工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会议确立了“多平台并行”的策略:对于新课程,鼓励自由选择超星、智慧职教、智慧树等外部成熟的平台,以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同时,校内自主开发的“云课堂”作为基础版本,需要逐步引入智能学伴、智能评价等人工智能功能,确保教学平台与时俱进。黄一波强调,学校将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基础。

会上,储琴老师以《如何上好一门课:教学逻辑与实践案例分享》为题作教学经验分享,围绕“用设计工程思维设计课程”的核心,提出需心怀学生、遵循教育规律、精进课程设计,通过融合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系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实践路径。(人工智能教学中心 文图:乔玉涛 审核:刘振华、周悦、张理)

 

 

 

核发:8000000850 收藏本页